港元單掛鈎人民幣 不符國家利益
2022年7月26日

俄烏戰爭加劇全球「去美元化」趨勢。地緣政治波譎雲詭,各地央行紛紛部署外儲Plan B。香港身處中美夾縫中,與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,向來被奉為「定海神針」,近期監管當局開始準備,為香港被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(SWIFT)和凍結資產作預案,與美元脫鈎不再是天方夜譚!脫鈎不是末日,長遠而言,經濟學者都推崇「與一籃子貨幣掛鈎」。

撰文:李潤茵 本刊記者

6月中,聯儲局宣布加息0.75厘,市場預期美國將加快步伐抑制通脹,港滙持續走弱下,金管局遂出手買入港元;今年以來,當局已賣出約54.8億美元,規模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。

最後防線 vs 底線思維

自1983年起,香港實施與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。簡單而言,就是每次發行港元,必須有等量美元支持,以維持滙率在7.75至7.85港元兌1美元區間。

回歸後,即使經歷數場金融危機,甚至在過去3年,先後受社會動盪、新冠疫情衝擊,港元資產未見遭大量拋售,與聯繫滙率此「信心基石」不無關係。

不過,地緣政治正在挑戰這條「最後防線」。2年前,香港落實《國安法》後,美國的反制選項中,便出現「打擊聯繫滙率」,方法是限制香港銀行購買美元,甚至禁止使用,最終因美元同樣受損,「核選項」才沒派上用場。

與此同時,坊間自回歸以來,從未停止討論港元應否繼續與美元掛鈎。起初,出發點是美元與人民幣強弱交替,近年中美博弈升溫,討論更上升至「國家安全」層面【表一】。

俄羅斯6400億美元外滙儲備遭歐美凍結後,港府開始高度關注「金融武器化」──今年4月,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,便表明「國家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前提」,要以「底線思維」進行風險管理。

另一邊廂,金管局行政總裁余偉文表示,要與銀行界就不同情景,準備好應變預案,包括香港被剔出SWIFT。港府強調無意改變聯繫滙率,惟不爭事實是,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今後需要具備「總體國家安全觀」。

「2008年,我已經向金管局提出,要為極端情況作備案。」當局有何回應?答案是「已讀不回」。肖耿表示理解,指當年適逢北京奧運,中美關係處於蜜月期,設想中美爆發衝突無疑是「天方夜譚」,事關自從911後,兩國先有聯合反恐,後來美國金融海嘯,中國還推4萬億救市,「誰會想到發展成今天的局面?」

不過從事政策研究,就是要未雨綢繆,「現在算是一目了然!」肖耿為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,同為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,歷年來為中港決策部門提供分析。

「過去中美關係友好,香港只要捍衞聯繫滙率,很少會想到『金融安全』,所以不熟悉這個概念,一旦中美關係惡化,香港人第一時間聯想到,就是凍結外滙儲備,怕美國人充公自己財產!」肖耿表示,「過度恐慌」源於三種誤解:

首先,相關風險屬「極端情況」,發生概率極低;其次,相對本港整體財富,外滙儲備規模有限;最後,港元與美元掛鈎只是「定價問題」,意思是什麼呢?由貨幣功能說起,傳統理論上,貨幣具備三大功能,分別為計價單位、交易媒介及資產儲備,其實還有第四項:監管媒介。

舉例簽訂合同,採用哪種貨幣交易已經意味着遵守哪套規則,一旦出現糾紛沿用哪套法律,所以「《基本法》保護港元地位,實際就是確立港元監管功能」。

換言之,即使美國制裁香港,「最多只能凍結外滙儲備,因為是以美元計價,卻無法向監管體系開刀,香港金融體系有其獨立性,並非完全依賴美元體系」。

原則上,聯繫滙率可以跟任何貨幣掛鈎,無論是美元、歐羅、人民幣,還是一籃子貨幣。追溯歷史,港元便曾經近40年時間,實質就跟英鎊掛鈎,滙率為「16港元兌1英鎊」,直至1972年才脫鈎。

當年,政府並沒立法規定,英鎊儲備水平及港元具體滙價,但由於1935年生效的《貨幣條例》規定,港府設立的外滙基金,需要收購民間銀幣,送往倫敦出售換取英鎊來支撑港元,所以發鈔銀行每發行新鈔,便要上繳相應幣值的英鎊至外滙基金,變相等同與英鎊掛鈎。

這種制度常見於殖民地,二戰後逐漸式微。事關宗主國英國自身難保,英鎊於1949年就大幅貶值,拖累港元跟隨。六十年代,英鎊頻頻爆發貨幣危機,導致香港外滙儲備都大縮水。

英國曾試圖力挽狂瀾,一度與英鎊區國家協議,只要對方持有英鎊儲備,英國就保證幣值,惟終究未能兌現,1972 年更索性宣布「貨幣自由浮動」,結果港府亦與英鎊脫鈎,聯繫滙率同年結束。借鑑歷史反映出兩件事:第一、聯繫滙率非永恒不變;第二、掛鈎貨幣永遠向強國靠攏。

「二戰前,世界主導貨幣是英鎊,直至布列敦森林體系(Bretton Woods System)出現。」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、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黎麟祥向本刊表示,國家勢力消長往往滯後(time lag)於儲備貨幣【圖一】,因為用家慣性,所以貨幣持續性(persistency)可很長。

——節錄至7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